顯示具有 工作產生奇怪病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工作產生奇怪病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以為自己人緣好? 職場上的白目行為讓你沒朋友!(下)

以為自己人緣好? 職場上的白目行為讓你沒朋友!

還記得舒小蜜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幾點職場上白目行為嗎?
(文章回顧:你的白目行為讓你在職場沒朋友!)
這些都是很多人在工作、一同共事會犯的錯誤,大家彼此牢記這些行為,
避免成為人見人惡的同事或客戶,世界很小的,以後大家還是遇得到啊!

以為自己很重要

即使你真的位居要職或是在某個領域有一定知名度,
但是也不該認為所有人都知道你是誰,就應該受到特殊的對待。
(同事、廠商內心OS: 您哪位?比你重要的事情多到講不完,你一定要別人講這麼直接才會懂嗎? )

愛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每個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也應該要展現自己的個性,
但是要在對的場合、對的時機。當需要團隊合作或集體行動時,
就該適當地放下自我,以團隊為優先。
(同事、廠商內心OS: 對對對!全世界只有你最厲害!你第一名!給你拍拍手,自己一人一隊去旁邊! )

開別人的玩笑

人們常常開自己的玩笑,藉此掩飾內心的不安、沒自信或是化解尷尬,
但是這並不表示你也可以跟著開他的玩笑。除非你和對方熟識,彼此有默契,
否則不要隨意開別人的玩笑。
(同事、廠商內心OS:我是跟你很熟嗎? 你覺得好笑,我可不覺得…)

表面謙虛,實際是自誇

在社群網站上常常看到這樣的貼文,表面上看來像是在抱怨、發牢騷、自我貶低,
但骨子裡根本是一則炫耀文。其實不需要如此拐彎抹角,如果真的以自己的成就為榮,
就直接地表達出來。
(同事、廠商內心OS:你已經有點危害我身體健康了,讓我一直憋吐跟翻白眼,請遠離我)

強迫別人聽你的意見

也許你是出於好意,但是你的意見或經驗不見得適合對方,
不需要認為別人就應該聽你的。此外,除非對方提出問題,
否則也不需要太過多管閒事地跟對方說個不停。
(同事、廠商內心OS:我沒問你意見…你一直來管我的工作,讓我很難做事)

 

推薦閱讀:
上班族加薪真的很難嗎? 隔壁同事一直在加薪阿! (上)
上班族加薪真的很難嗎? 隔壁同事一直在加薪阿! (下)
難道全世界都壞掉了? 蛤蠣幫你檢查是誰壞掉?

 

文章引用:GIGACIPCLE

文章來自:舒小蜜ShuStyle

以為自己很受重?職場上的白目行為讓你沒朋友!(上)

以為自己人緣好? 職場上的白目行為讓你沒朋友!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客戶跟你講「花錢的是老大」?
或者是用暗示的,
(還是,你自己就講過這句話?)
最近舒小蜜在網路文章中、朋友社群等等不同地方聽到好幾次這句話,
說這句話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自己很白目,
(什麼? 這樣就白目了?)
那……會不會我們自己也很白目,但是自己沒發現?
還好!醫生說現在還有救,現在趕快來看看還有哪些是白目行為,
快!讓舒小蜜帶你發現自己另人翻白眼的行為,
如有相關症狀,歡迎對號入座!



• 老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約定開會的時間,你常常遲到,要別人等你;
(同事、廠商內心OS:呦~呦~呦~看看是哪位大老闆? 我們的時間都沒他重要了?
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也作不了什麼大事的! 看看在座薪資一共多少,
浪費的時間成本應該請他補匯給我 )

作業流程進行到最後一刻,才提出需求,導致別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下完成工作;
(同事、廠商內心OS:有屁不快放! 拖到現在才說! 你簡單一句話,
我今天下班與明天上班就要一起打卡了你知道嗎? )

無法及早規劃,打亂原有的工作進度;
(同事、廠商內心OS: 又是因為你! 我已經多花了8個小時在你臨時出的狀況上,
請你支付我一日薪水! )



• 對於不相干的人視而不見

不論是在辦公室內或是在其他場合,當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或是覺得與我們不相干的人,
不要老是一臉漠然或冷淡的表情,沒有任何互動。比較好的做法是,無論遇到誰,
只要看到人都應該微笑以對,簡單打招呼,而非視而不見。
(同事、廠商內心OS:平常看到都少打招呼,有事時也請不要跟我打招呼。)


認為別人應該要幫你

不要以為自己的需求是最重要,別人就應該要幫你。
如果對方無法幫上忙,就不該繼續勉強對方。
別人也沒有虧欠你什麼。
(同事、廠商內心OS:要我幫你卻講得一付我應該做的樣子,搞清楚!這不是我應該做的!
那請問你的薪水要不要直接匯入我的戶頭呢?)


忽略別人真正的需求

不強求別人幫你,但是另一方面,對於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應該要適時伸出援手,
你對別人的好,未來總有一天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同事、廠商內心OS: 所有事情都分得清清楚楚,你就祈禱人生不要遇到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後)

故意問問題只為了發表意見

很多時候我們問對方問題,其實不是為了傾聽對方的意見,
而是為自己製造機會發表,這種只為自己著想的舉動,會讓人非常反感。
(同事、廠商內心OS:如果要發表高見,何必假裝先掰出個問題哩?
你直接說不就好了!這樣是有比較厲害嗎?)

 

不曉得以上講出了多少你內心的OS?
或者你一項也沒遇到,那你趕快分享一下你在哪裡上班,還有職缺嗎?
如果你被白目同事包圍,在此也不介意你直接把本文章分享給白目同事看,
客戶的話先不要好了。
下集舒小蜜將在與大家分享更多不可犯的白目行為!
包含開頭說的花錢是老大就中了「以為自己很重要」的白目行為,
記得泡杯茶與同事一起收看喔! (不要約白目的,要不然不能直接碎罵)

 

推薦閱讀:
沒有勇氣慎入!!血淋淋的職場真實面貌
人生競技場的20項入門課程,你學到第幾項?
職場上有一種病叫「搞不清楚症」

 

文章來自:舒小蜜ShuStyle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工作好煩、好累、不想工作,怎麼辦?

舒小蜜透過網路看到這篇文章,
希望能給正在煩惱的你,有不一樣的看見跟想法。

如果有人問你:「你愛現在的這份工作嗎?」你會怎麼回答?
大多數人處於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狀態中,
每個人都想找一個適合自己、待遇豐厚、有發展空間的理想工作,
但找這樣的工作不容易!
大多數的人會說:「我選擇這份工作也是沒有辦法,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了!」、
「我不知道除了做這個,我還能做什麼,所以先做吧。」

相信很多年輕人在剛開始的那一份工作,都是熱情高漲,
但是每天都做同樣的事情,熱情很快就被磨滅了,
缺乏新鮮感,出現消極的情緒,工作沒有動力。

久坐辦公室的人對於日復一日的工作提不起多少興趣,
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機械化地執行,隨著時間的推移,
便對工作產生厭煩,工作業績也隨之日漸下降。
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呢?

 

1. 問自己,做這份工作值得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一開始就不要去做。
因為就算你開始了,也不會全心投入,你會患得患失。
投入多了你會擔心自己是白費功夫;投入少了又擔心做得不夠好。
所以,你會經常在投入與不投入中糾結。

當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堅持把它做好,
也算是對自己有一個好的交代,不留下遺憾。
很多人對工作失去興趣是因為缺乏目標
日復一日的工作,重複著同樣的工序、步驟,
甚至就連說的話都是一樣的,稍縱即逝的新鮮感過後,
你自然會對工作感到疲勞。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的工作就是這麼好玩? 偏偏我的工作就是這麼無趣? 因為,你的無趣病又犯啦!)

到了這個時候,就必須讓自己找一些階段性小目標了。
想想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及短時間內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
這樣一來,持續不斷的小目標能讓你始終保持上班的動力,
而每當完成這些並不太難的目標後,你都會獲得開心的滿足感。
不要想著你的老闆給你樹立的目標,
他們沒有義務關注你的成長,所以你得對自己負責。

 

2.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金錢上


很多人把賺錢當成自己的終極理想,
其實賺錢只是實現目標的手段之一。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基本需求層次理論,

我們可以看到人們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


「金錢的需求」並不在其中。
(可以順便問一下自己,你的需求層次到了哪一個層次?)

年輕人剛剛踏入社會時,不必過分考慮薪水的多少,
應該注意工作本身帶給自己的報酬
比如是否能發展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
與你在工作中獲得的技能與經驗相比,
微薄的工資就會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老闆支付給你的是金錢,
你自己賦予自己的是可以令你終身受益的黃金。

 

3.找出自己在工作上的重要價值


問一問自己,你正在做什麼?
你是否能把這份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沒有你的投入,這份工作是否還是一樣如期完成?
你能不能從這份工作中獲得一些成就感?

也許你該好好提升自己了。
你可以參加在職培訓或各種培訓班,
用盡一切方法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知識。
雖然短時間不能為你帶來你想要的,
但是更加強、培育自己的才能,將來會為你贏得更多。

 

4.你是不是真的太辛苦,需要休息?


當你把工作看成一種任務,而不是一份成就時,
你就不會有想逃離的感覺。
我經常也會有突然不想工作的時候,
大腦罷工,就是想出去玩一玩、看一看。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我也會經常讓自己放假,
等調整好了再重返工作崗位,熱情再現。
累了就應該休息,勞逸結合。

 

推薦閱讀:
切記秘密進行! 解決掉7種「機車主管」
你是(有)個令人抓狂的主管嗎?
難道全世界都壞掉了? 蛤蠣幫你檢查是誰壞掉?

文章引用來源:心光網
圖片來源

文章來自:舒小蜜ShuStyle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你是(有)個令人抓狂的主管嗎?


你是否有個令人抓狂的主管?
還是自己就是那個令人抓狂的主管?

舒小蜜今天將分享這篇文章給大家
希望你(妳)、我都不要有這些症狀在身上
在工作中不要產生一堆奇怪病症
大家一起共勉之

常言道帶人要帶心,帶不到心就只剩虛情假意,
身為主管的你,是不是老覺得與同事間看不見真友誼?
除了公事話題,你講的話沒什麼人想回應搭理。

身為部屬的你,是不是常在心裡暗罵主管聽你在放屁?
就算有千百個不願意,還是得忍氣吞聲在心底。

上位者請記得自我修正管理;下位者要看清一切相處得體,
別讓職場問題成為你壓力大與情緒差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職位越往上爬
越跟同事在相處上產生距離?
為什麼許多人抱怨遇不到值得自己鞠躬盡瘁的好主管?
到底是自身問題還是職場定律?且看以下幾項辦公室常見症頭裡,
你或你的主管中了多少?
該怎麼面對和改善,才能讓工作情緒輕鬆又愉快!

 

症狀一:低 EQ 的情緒化性格

隨時會爆衝的主管,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像血糖過低一樣易怒,
所有的不滿和脾氣都會據實顯示在臉上,
其中又以情緒起伏較大的女性主管為多,
老把身邊部屬當出氣筒,
惹得大家一看到要爆發的症頭就敬而遠之,
害怕無故被掃到颱風尾,
因為完全抓不到主管 Tone 調和喜好,
很難讓人與之交心。
身為主管的你:練習控制情緒和保持上位者應有的態度,
才能獲得大家的尊敬。

身為部屬的你:據理力爭只會讓情況更糟,
主管當下情緒之言就當做耳邊風,忍一時海闊天空。

 

症狀二:朝令夕改、毫無標準

通常草創期、規模小的公司,主管被授權的範圍較大,
常可自行制訂工作目標和相關準則,
有頭腦和企圖心的主管,
可以站在公司與員工利益的平衡點上思考和規劃,
帶領大家一同努力前進,
就怕遇到自以為不斷修正精進、朝令夕改規章的主管,
對於任務指派和決策總是習慣性健忘又善變,
讓部屬瞎忙一圈又無所適從。
身為主管的你:適時接納員工意見與自我檢視,
別讓部屬容易失去工作的熱情和動力。

身為部屬的你:在主管標準與執行面找到適當的平衡,
假使情況不見改正又搞不走上司,也許換個職場會是最好出路。

 

症狀三:擔不起責任的軟肩膀

許多上位者為了業績與現實考量,
總是會答應客戶無理的要求,
或建立超過負荷的工作目標,
同時也無足夠的腦容量妥善安排規劃大家的工作份量,
出了問題便選擇沉默不語,
常把成功往自己身上攔、錯誤卻往別人頭上推,
呈現客戶面前一條蟲、部屬面前一條龍的軟肩膀性格。
身為主管的你:勇於站在大家之前承擔責任、
不斷學習修正自己錯誤的主管,才能讓部屬願意為己賣命。

身為部屬的你:有肩膀和頭腦的主管其實是可遇不可求的,
退一步安慰自己,就把吃苦當吃補吧!

 

症狀四:不信任部屬的控制狂

有些天生勞碌命的主管,凡事不假他人之手,
美其名是投入工作與部屬一同奮戰,實際上卻是不肯適當授權,
也不信任旁人的辦事能力,把其他人當魁儡般按照自己做事方式使喚,
容易帶領團隊走入迷魂陣中徒勞無功的鬼打牆,
不但累死自己又換不得部屬的認同感。
身為主管的你:放手訓練一個好部屬,絕對能讓自己在職場上更輕鬆。
身為部屬的你:做好自己本份,適時從旁做球給上司,
幫助主管留住面子也改變底子。

 

症狀五:把工作與生活混為一談

不論是把辦公室當小孩的課後輔導室,
或是與另一半在電話中發生爭執,
將個人家庭問題與情緒帶進職場的主管,
常讓部屬在工作職務上受到影響卻敢怒不敢言,
這些狀況如果長久無法改善,
久而久之也會變成一種玻璃天花板效應,
使得女性工作者在職場上的升遷受到阻礙。
身為主管的你: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
別把家庭問題攤在職場陽光下,讓他人看笑話。

身為部屬的你:主管也是要煩惱生活雜事,
假使無法忽略不語,就多站在同理心角度給予建議或安慰。

 

症狀六:愛吹噓自我身價和成年往事

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但有些主管就愛細數自己過去的豐功偉業和豐富人脈,
卻又好像沒有正向呈現在自身的管理能力與業務成效上,
只會讓部屬不時在心中翻白眼、空嘆氣。
身為主管的你:真正有本事的主管,不需自我吹捧就能獲得大家的愛戴與推崇。
身為部屬的你:偶爾適時附和與讚美來滿足主管的虛榮,其實也不會讓你少塊肉。

主管並不只是擁有一個好聽頭銜和寬敞美麗的辦公桌,
當遇到職位與腦袋不對稱的主管時,有技巧的向上管理,
是幫助自己脫離險境的不二法門,
要讓主管了解懂得尊重部屬的人,才能得到部屬的尊重。

 

文章轉自:Dimension【Echo悄悄話專欄】

文章來自:舒小蜜ShuStyle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為什麼有些人的工作就是這麼好玩? 偏偏我的工作就是這麼無趣? 因為,你的無趣病又犯啦!

一位女性朋友說:
每天都在趕著出門上班開始,一到公司就開啟電腦拿出早餐,
忙的人總是忙、閒的人永遠閒,
一收E-mail就開始生主管氣、同事氣、客戶氣,
開會時心理抱怨著老闆永遠都在講重覆的話,
接下來處理目前手上工作,
像個機器人一樣的接收→處理→交出去,
快中午了就想今天要吃什麼?
到了中午同事互問,喂!今天要吃什麼?
中午聊天分享一下韓劇內容與要買什麼,
要不然就是抱怨今天又遇到一樣的鳥事、誰誰誰真的很誇張耶!
(當然,上班過程中已經透過網路聊天程式向朋友抱怨了一番)
買了杯飲料回去上班,
開始一樣的接收→處理→交出去→遇到問題退回(可能無數次輪迴)→接收→處理→交出去,
下班前看一下今天特價商品是什麼?
回家的路上一定要FB、跑跑薑餅人、波兔村、神魔之塔 等……手機遊戲
在家裡附近看一下帶什麼晚餐回家看電視吃晚餐
開始吃晚餐都已經9點了
偶爾晚上或假日與朋友有約,
也是聊聊韓劇內容、要買什麼、又遇到一樣的鳥事、誰誰誰真的很誇張耶!
於是發現,每次自己講什麼,
同一群的朋友都是回一樣的話,
A朋友就是會罵我笨、叫我學著聰明點,
C朋友只會笑著看我,
D朋友只顧著講自己的,
E朋友…..我是因為A在場才願意參加的,我根本與E話不投機,
每次參加都一樣的狀況、回應、聊天內容,
自己感到超疲乏的,
平常生活的問題也永遠是,
期待薪水進來我準備想買XXX→收到薪水進來→繳一繳開銷又沒錢了→因為買不成而不開心,
長輩一直催婚,但是介紹的對象總是很兩光,
媽媽很嘮叨、爸爸身體有不好了……,
一切超無趣的!

生活中會發生的狀況永遠一樣,
很少發生有趣的事情,
我的工作就像機器人 (思考型機器人)
這人生好像按到重播鍵一樣,
永遠繞不出去。

為什麼我們公司那位某某某總是會遇到很特別的事情,
他上班時間可以外出,當然就可以透透氣,
他薪水比我高,夠他逛街買衣服,
偏偏人緣又好,同事有好事情都不忘他,
每次都可以參與公司的創新想法,
有機會跟主管一起腦力激盪,
還有時間去學其它興趣,
他的人生超不一樣的,
一直有新的事情發生,

講到以上,很殘忍的事實是,
你的重播人生根本是你自己按到重播鍵的
無趣是一種病
你得趕快醫好啊!

有趣與無趣,
其實只差在自己的心境,
所以,永遠都是有趣的人做有趣的工作,無趣的人做無趣的工作
有趣是自找的,再無趣的工作都能找到其中有趣的地方,
相信,那些認為自己工作、生活充滿樂趣的人們,應該非常認同這點,

如果真的碰上一個無趣到極限的工作,
這陣子生活無聊斃了,
自己已經開始倦怠、疲乏,
有趣的人就會選擇轉換工作內容、時間、地方、場所、夥伴等等…….
或者是,自己的穿著、打扮、心情、路線、食物、化妝方式……
也可能是在無趣的工作中自己延伸出有趣的思考方式,娛樂自己,
於是更多新東西、新想法可能因此誕生,
有趣人生就這樣不斷越來越有趣,

從看待事情的角度上,有趣與無趣已經劃開一條界線,
兩個就開始分兩頭走向不一樣的遭遇。

從無趣病走出來,只能靠自己呀!

你也許可以試試
先改變一些既定的規則
然後想像,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生、想遇到什麼樣的事情,
穿上一套這位你希望成為的人會穿的衣服 (與現在不同風格) ,
當作角色扮演一樣,嘗試一個不同個性的人,
體驗看看從不同角度思考後,會遇到的事情。

 

你周圍也有朋友得到無趣病嗎?
快給他看看這篇文章吧!
他會需要的。

文章轉自:舒小蜜ShuStyle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職場上有一種病叫「搞不清楚症」

事情是這樣的,我今天上午開會中接到客戶的Email,
他請我協助找出他之前Email給我的一封信與我同事Email給他的一封信
調出來轉寄給他,
理由是他人在外面,現在需要使用到這份內容,
他或許不知道這應該是「他公司內部的事」,
他可以直接請同事開他的電腦寄給他,
而不需要請另一家公司的人當他的秘書,
(我同時也想,如果他在現在都可以收發Email了,為何自己找不到一周以內的Email?)
如果這是偶爾發生的事情,
我還真的很高興我能在這時候幫上他的忙。

其實搞不清楚狀況的人還真多,
尤其是對廠商,某些客戶常常認為自己身為客戶有權利要求一切
A客戶請我幫他整理我們公司為A客戶做的整體過程與結果分析,
包含在本專案內所發包的金額,
呵! A客戶有趣的地方在他想了解到我們公司發包的金額,
這似乎已經是「我方公司內部的事」。

B客戶請我們向他們公司XX部門索取什麼,
向他們公司OO部門索取什麼,
對他們公司ZZ部門說什麼、什麼,
B客戶期望廠商為他做專案統整的事情,
但是忘了他的公司不願意支付專案統整費用,
所以這應該是「他公司內部的事」或者「他份內的工作」。

C客戶因為自己不擅長撰寫專案內容敘述含括哪些範圍,與執行細節,
請我們公司在聽他說明需求後,代勞寫下雙方配合內容,
完成內容撰寫之後,屢屢來電請我們同事修改,
修改內容包含文字調整、敘述調整,
與看不懂而打來詢問,
他大可直接改掉就好,
想必他沒有搞清楚這是「他公司內部的事」或者「他份內的工作」。

D客戶與我們公司約會議時,常常指定我們公司誰要出席會議
他不清楚我們公司出席人員由我們公司自行安排。
也常常指定他希望誰服務他的案子、製作他的案子,
即使禮貌提醒,也馬上又再管到海邊去。

E客戶在與我們說明本次要行銷的產品時說明不清,
也未能提出更完整的說明文件讓我們了解產品,
為了讓我方更了解產品,以便所有人員皆能精準行銷,
我們自行上網整理相關資料,
與E客戶確認整理後的資訊內容,
E客戶回覆一封E-mail,
內容是用紅字在文章中寫出哪些地方如何敘述錯誤,
但不給正確說法,
E客戶忘記在這個專案中,
我們公司沒有義務幫他整理產品說明,
更沒有義務,還幫他修改有錯誤的地方,
他應該提供我資料,協助我方了解產品,
總是提醒這裡,再度發生那裡,
永遠不斷循環。

類似這樣的案例舉例不完,每周都在發生,
某些客戶習慣性把廠商當秘書用,
客戶說因為他自己工作太多,
真的沒時間處理這些細節,
在看文章的你,現在應該和我想一樣的回應,
你沒時間,關我什麼事? 那是你家的事情!

或許有人會說,擋回去就好了,
是的! 該擋回去要擋回去,但是擋了現在一顆石頭,
擋不了各式像土石流一樣層出不窮的問題,

不得不說,
這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在職場上,
就像得了一種「搞不清楚病症」,
他的公司、上司應該負起管理與教育的責任
防止他們的問題影響至其他公司,其他同事,

自己公司內部也會遇到相似的狀況,
一旦發生就應該立即教育,
如果思考邏輯已經大有問題,無法改變,
無法醫治就更應該請他離開或轉換成不影響他人的職務。

可以理解有些這類狀況是出自於公司之間長久配合的額外服務,
但是這樣的狀況應該是雙方心裡都清楚的,
一樣保持禮貌與麻煩別人的口吻,並給予回饋,
不用強勢指揮的態度,不可認為理所當然,
共同避免可怕的惡性循環。

當然,最後說明一下「搞不清楚症」症狀,
讓大家自我檢視一下,「搞不清楚病症」頻頻越線:
1. 分不清楚你、我、他的界限。
2. 認為自己有權力干涉一切與自己有關的事情。
3. 認為自己的工作內容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所有人都應該配合自己。
4. 認為自己不是執行者,接收的所有訊息都傳話出去,分配作業。

 

「搞不清楚症」永遠不關我的事:

1.認為自己是執行者,接受指示後,一個指示一個動作,
沒有講清楚的部分,不關我的事。


2.常常在只剩一點時間才發現這件事情跟自己有關,
應該趕快處理,或者事後才發現這件事情跟我有關。


3.認為自己已經清楚了解工作範圍,所有超過自己
認知工作範圍的事情,不予以理會。


4.不經思考,別人或主管告訴自己的事情、資料,
不再檢視過正確性,或者就算發現錯誤也認為不需要
主動提出,會硬著頭皮執行下去。